不動產Q&A
1. 新築公寓(マンション/分譲マンション)
- 新建成的集合住宅,通常位於市區或交通便利地段。
- 設施完善、管理規範,適合自住或投資。
2. 中古公寓(中古マンション)
- 已經使用過的公寓,價格通常比新築便宜。
- 適合預算有限或想要挑選地段的客人。
3. 獨棟住宅(一戸建て)
- 獨立的房屋與土地,類似「透天」的概念。
- 擁有土地完整所有權,適合重視隱私或長期居住的人。
4. 土地(宅地/土地)
- 單純購買土地,可以自行設計與建造房屋。
- 投資、開發或自建住宅皆可。
5. 收益物件(投資用不動産)
- 以出租收益為目的的不動產,如整棟公寓、辦公室、商鋪等。
- 多為投資型買家選擇。
6. 別墅・度假屋(別荘)
- 多位於郊區、溫泉地或觀光地。
- 適合度假、自用,也有人作為 Airbnb 或短租投資。
外國人在日本購房時,享有與日本人相同的不動產所有權與權利。日本法律允許外國人擁有土地及建築物的完整所有權,無需特別申請或取得永久居留資格。無論是否持有日本國籍或簽證,外國人都可以在日本自由購買、贈與、繼承及轉售房產。
外國人在日本購房並不一定需要親自到場。我們提供「遠端看房」與「代理簽約」的選項。買家可透過線上視訊工具(如 Zoom、LINE 等)進行房源導覽與確認。在簽約過程中,我們的宅地建物取引士會以線上方式說明重要事項,買家也能委託專業人士代為簽署文件。
當然,如果希望親自看房或處理細節,也可以選擇到日本現場辦理。歡迎按這裡與我們連絡。
主要條件包括:
1. 居留資格
- 一般需要工作簽證、永住簽證,或其他合法居留資格。
- 持有日本 永住權 的外國人,貸款條件較優惠:利率較低,年限最長可達 35年。
- 無永住權者貸款難度較高,通常貸款年限只有 15~20年。
2. 收入與信用
- 必須具備穩定的收入來源。
- 銀行會審查信用紀錄、還款能力,並檢視收入與還款比例(年還款額通常不得超過 年收入的25~35%)。
3. 首付比例
- 一般需要支付 20%~30% 的首付款。
- 某些銀行或特定貸款方案可能要求更高比例。
4. 房屋條件
- 屋齡通常需 20年以內。
- 房屋成交價需達到一定金額(例如約 3,500萬日圓以上)。
- 房屋面積通常有下限(如 50平方米左右)。
5. 申請年齡
- 申請人需年滿 20歲以上。
- 貸款結束時年齡不得超過 65~75歲(依銀行規定不同)。
6. 貸款成數(Loan to Value, LTV)
- 一般約為 房價的50%~80%,依銀行及申請人條件而定。
此外,部分台灣銀行在日本分行亦提供房貸,是無永住權外國人較可行的選擇。歡迎按這裡與我們連絡了解更多。
買房後在日本的主要持有成本包括:
1. 固定資產稅:以政府估價為基數,稅率約為1.4%。住宅用地會有不同的稅基計算方式,例如小規模住宅用地稅基為估價的1/6,一般住宅用地則為估價的1/3。地方政府每三年會進行一次資產評估,繳稅金額以官方評估價為準,通常低於市價。
2. 都市計畫稅:針對位於都市計畫區的房產徵收,稅率一般不超過0.3%,也是根據政府估價計算。
3. 修繕積立金:多見於公寓和大樓,為未來建築物大修繕預先積累的資金。
4. 管理費:公寓或大廈的公共設施管理費用,包括大樓清潔、設備維護、保全等。
5. 代租代管費用:若委託物業管理公司代為出租或管理,需支付相關費用。
日本房屋的法規健全,居住安全性高,社區環境也相對穩定。無論是選擇公寓還是一戶建,只要依自身需求挑選合適物件,都非常適合自住。若重視便利性、社交氛圍及輕鬆的管理方式,可考慮公寓;若看重自由度、生活空間、隱私與家庭需求,一戶建則更為理想。
單純購屋不會自動取得日本居留權:
1. 日本允許外國人購買不動產,並享有與國民相同的所有權與權利,但 購房本身不構成申請居留權或簽證的條件。
2.取得日本長期居留權(如永住權)通常需:
- 在日本合法居住一定年限(一般 10年,特殊人才最短 3年)
- 符合收入、繳稅及社會適應等要求
3. 經營管理簽證適用於在日本經營企業(如民宿),需投資一定資金並提交經營計畫,但這屬特定簽證類型,非一般購房即可取得。歡迎按這裡與我們連絡了解更多。
總結:若想移居日本,仍需透過合法簽證途徑,如工作簽證、經營管理簽證或永住申請,而非僅憑購房行為。
可以改建,但受嚴格法律規範與限制。
1. 遵守《建築基準法》
- 改建後建築物需符合抗震標準(新耐震基準)。
- 不可影響通風、採光與消防安全。
2. 結構改動需專業審核
- 承重結構如梁柱的更動需取得專業許可。
3. 土地接道義務
- 房屋所在土地需與寬 4米以上道路 有一定接觸。
- 不符合規定可能面臨「再建築不可」,只能做內部翻修,不能拆除重建。
4. 地方建築協定
- 多數地區有地方性規定,如外觀、顏色、高度限制,施工需遵守。
5. 政策與稅收變化
- 2026 年起老舊公寓重建門檻降低,並引入稅收優惠,但仍需合法申請。
建議:改建前應確認土地與房屋法定狀況,依法申請建築許可,並諮詢專業建築師與當地政府,避免違法與罰款。
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 固定資產稅(固定資産税)
- 每年向地方政府繳納,以政府評估價為基準,稅率約 1.4%。
- 住宅用地可享減免:小規模住宅用地按 1/6 計算,一般住宅用地按 1/3 計算。
2. 都市計畫稅(都市計画税)
- 針對位於都市計畫區的房產徵收,稅率一般 不超過0.3%,以政府評估價計算。
3. 不動產取得稅(不動産取得税)
- 購房時一次性徵收的稅金,通常按房價的一定比例計算(約 3%~4%),部分新築房屋可享減免。
4. 印花稅(登録免許税/契約印紙)
- 購房簽約或登記過程中需支付,金額依房價而定。
總結:稅額依物件價格與地區而異,歡迎按這裡與我們連絡了解更多。
外國人與日本國民一樣,享有完整的不動產所有權,房產可自由 轉售、贈與或繼承。
1. 轉售流程與日本人相同,需要透過不動產仲介或自行交易,並辦理所有權變更登記。
2. 轉售時需注意 資本利得稅(譲渡所得税),依持有年限長短分為短期或長期課稅:
- 短期:持有5年以內,稅率較高。
- 長期:持有5年以上,稅率較低。
3. 若房屋位於特殊用途區或有建築限制,交易前應確認法規,以避免影響交易或重建可能性。
總結:日本房產完全可轉售,但交易過程需依法辦理登記並注意稅務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