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請日本永住?10年居住常規申請與高度人才的申請差別!
如何申請日本永住?10年居住常規申請與高度人才的申請差別!
作者:管理員 於 2025-09-30 19:00:00
13
次閱讀

日本永住權無論是遵循10年居住常規申請,或是適用高度人才等,都有通用又繁複的申請規則,本文優先整理「日本永住權的申請條件」,文末亦提供文件確認清單給需要的讀者下載,希望能幫助各位讀者申請時能減少前期準備時間,若有任何簽證需要諮詢,歡迎直接聯繫 R-GROUP 由專人為您服務。

在日本打拼多年,您是否也考慮申請「日本永住權」,在這片土地上尋求一份更長久的安定與歸屬感,從此不必再為更新簽證而煩惱,也能更自由地規劃職業生涯,甚至在申請房屋貸款時能享有更優越的條件。

本文整理截至2025年最新的日本永住申請資格,無論是循著10年居住的常規申請路線,還是適用高度人才等快速通道,接下來會一一為您說明。

日本永住權的申請條件是什麼?

根據一般永住申請條件,需要先檢核以下四點是否符合,因為這是最基本的審核需求。

  1. 居住期間與穩定性:在日本連續居住滿10年,並持有3年或5年長期簽證。
  2. 品行與法律責任:無犯罪紀錄,並確實履行納稅、繳納年金等國民義務。
  3. 獨立的財務能力:擁有足以在日本穩定生活的年收入與資產。(年收入不得低於300萬日圓)
  4. 合格的在日保證人:找到一位日本人或永住者作為保證人

其中關於居住時間與穩定性,需要特別注意留學生的「留學」期間不計入工作年資,畢業後仍須工作滿五年。

申請永住權時的「在留資格」也必須是該類別的最長年限,單次離境也不應該超過3個月,否則可能被視為非連續居住。

下方表格提供給讀者作為自我檢視,若有其他疑問,歡迎加入R-GROUP官方LINE@由專人為您服務。

一般申請條件說明

審查條件審查說明
居住期間與穩定性
  • 連續居住:在日本居住滿 10 年以上。
  • 工作年資:上述 10 年中,需持有工作簽證滿 5 年
  • 簽證效期:持有該類別最長年限的簽證(目前 3 年期也被認可)。
  • 實際居住:一年內離境不超過 100 天,單次不超過 3 個月
品行與法律責任
  • 良好品行:無犯罪紀錄、無重大交通違規。
  • 納稅義務:確實繳納所有稅款,無欠稅紀錄。
  • 社會保險:過去 2 年按時繳納年金與健保,無遲繳或未繳。
獨立的財務能力
  • 財務能力穩定年收:單身者年收入建議達 300 萬日圓以上。
  • 撫養家人:每增加一位家人,年收建議再加 70-100 萬日圓
合格的在日保證人
  • 資格:需為日本人永住者
  • 責任:為道德責任,無法律連帶賠償責任。

10 年太久?永住申請的快速通道(居住年數特例)

對於某些特定身份或對日本有特殊貢獻的人才,日本政府亦提供縮短居住年限的快速通道,即是「高度人才」、「日本人、永住者配偶或子女」、「定住者或有特殊貢獻者」。

1.高度人才簽證:最快 1 年申請永住

這是最受矚目的快速通道,透過「學歷」、「職歷」、「年收入」、「年齡」等項目進行評分,積分達到標準即可申請「高度專門職」簽證。

  • 積分70分者: 持有高度人才簽證「連續3年」,即可申請永住。
  • 積分80分者: 持有高度人才簽證「連續1年」,即可申請永住。

需要的讀者可以在日本法務省網站上可以找到詳細的「高度人才積分計算表」,自行評估分數。

2.日本人、永住者的配偶或子女

  • 配偶: 與日本人或永住者有真實的婚姻關係,且「實際婚姻生活持續3年以上」,並「連續在日本居住1年以上」,即可申請永住。
  • 子女: 作為日本人或永住者的親生子女,且「連續在日本居住1年以上」,即可申請。

3.定住者或對日本有特殊貢獻者

  • 定住者: 持有「定住者」簽證並「連續在日本居住5年以上」。
  • 特殊貢獻: 在外交、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對日本有卓越貢獻者,例如諾貝爾獎得主、國際知名藝術家等,此類申請需居住滿3年,但案例極少。

符合特定條件的申請方式

身份要求審查條件與說明
高度人才
  • 80 積分以上:在日本以高度人才身分工作滿 1 年
  • 70 積分以上:在日本以高度人才身分工作滿 3 年
日本人/永住者之親屬
  • 配偶:結婚滿 3 年,且在日本居住滿 1 年
  • 子女:在日本連續居住滿 1 年
其他特定身分
  • 定住者:在日本居住滿 5 年
  • 對日本有貢獻者:在日本居住滿 5 年
  • 難民認定者:認定後在日本居住滿 5 年

無論是透過哪種途徑申請,申請人都必須滿足一般永住條件中關於品行良好、履行納稅義務(包括住民稅)以及繳納公共退休金和公共醫療保險費(通常要求過去兩年無拖欠)等要求。

另外要補充說明:永住權和歸化是不一樣的,下圖提供給各位讀者做比較,本文會先針對「日本永駐申請」做資訊整理!

圖一.jpg

日本永住申請的重點步驟

步驟一:確認資格與準備文件

對照本文的條件,再次確認自己是否滿足所有要求。 這是最耗時的階段,特別是收集過去多年的稅金與年金證明,建議製作一份文件清單,逐一備齊。

步驟二:尋找並委託身元保證人

身元保證人(Guarantor)是申請永住的必要條件。

  • 資格: 必須是「日本國民」或「永住者」。
  • 責任: 保證人的責任是道義上的,主要在申請人無法支付滯留費用或返國費用時提供協助,並督促其履行納稅等公共義務。法律上,保證人沒有代為賠償或強制執行的義務。
  • 所需文件: 保證人需提供身分證明文件、收入證明、在職證明以及親筆簽名的「身元保證書」。 通常公司的上司、同事或交往深厚的日本友人都是合適的保證人人選。

步驟三:填寫申請書並向入國管理局提交

從法務省網站下載最新的「永住許可申請書」,並用日文或英文詳細填寫。將所有準備好的文件,連同申請書,一併提交給您居住地所屬的區域入國管理局。

步驟四:等待審查結果(審查期間注意事項)

提交申請後,就是漫長的等待期,通常需要6到12個月。在此期間:

  • 維持現狀: 務必繼續按時繳納稅金與社會保險。
  • 變更申報: 若有搬家、換工作、結婚、生子等重大變更,需主動向入管局申報。
  • 簽證更新: 若您目前的簽證在審查期間即將到期,您仍然需要辦理正常的簽證更新手續。

圖二.jpg

日本永住申請必要文件清單(依申請身份別總整理)

以下為通用的文件清單,實際所需文件可能因個人情況而異,提交前請務必再次確認入管局官網的最新要求。

【共通】所有申請者都需準備的文件

  1. 永住許可申請書
  2. 證明照片(3個月內拍攝)
  3. 護照與在留卡(正本及影本)
  4. 住民票(全戶記載,無省略)
  5. 身元保證書(由保證人填寫)
  6. 身元保證人的相關文件(住民票、收入證明、身分證明等)
  7. 理由書(闡述想取得永住的理由,非強制但建議提交)

【就勞簽證申請者】追加文件

  1. 在職證明書(由公司開立)
  2. 過去5年份的住民稅「課稅證明書」與「納稅證明書」
  3. 過去2年份的公共年金與醫療保險的繳納證明
  4. 資產證明(如銀行存款證明、不動產權狀影本等)

【日本人配偶等身份】追加文件

  1. 配偶的戶籍謄本
  2. 配偶的住民稅課稅/納稅證明書
  3. 配偶的身元保證書

【高度人才簽證持有者】追加文件

  1. 高度人才積分計算表
  2. 證明各項積分所需的文件(如學位證書、在職證明、年收入證明等)

|下方準備文件清單,歡迎截圖使用!

圖三.jpg

圖四.jpg

申請永住前必看!常見QA整理

Q1: 收入要多少才算「足夠」?有具體年收標準嗎?

A: 法律無明文規定。 但根據經驗,單身申請者年收持續穩定在300萬日圓以上是基本門檻。

每增加一位扶養家屬,建議再增加70-80萬日圓,穩定性比單一年度的高收入更重要。

Q2: 國民年金或健保有中斷繳納過怎麼辦?還有補救機會嗎?

A: 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若有欠繳,必須在申請前,前往年金事務所或市役所諮詢並完成「全額補繳」。

完成補繳後,還需維持至少一到兩年的良好持續繳納紀錄,再提出申請,成功率才會提高。

Q3: 「身元保證人」需要負擔什麼責任?會很難找嗎?

A: 保證人的責任是「道義上」的,並無法律上的連帶賠償責任,主要是作為申請人品行的擔保。

雖然責任不重,但畢竟需要提供個人資料,因此建議尋找信賴您的公司上司、資深同事或關係深厚的日本友人。

Q4: 申請期間可以出國、搬家或換工作嗎?

A: 可以。 但需注意:

  1. 長期出國(單次超過3個月或一年累計超過150天)可能影響「連續居住」的認定。
  2. 搬家或換工作後,必須在14天內向入管局進行申報。
  3. 換工作若導致收入大幅下降,可能對審查產生不利影響。

Q5: 輕微的交通違規(例如:超速)會影響申請嗎?

A: 會。

品行審查會調閱您過去5年的交通違規紀錄。 一兩次輕微違規(如違停)通常不會直接導致拒簽,但若次數頻繁或有罰金以上的處罰(如超速30公里以上),則會嚴重影響評分。

邁向日本永住之路的成功關鍵

申請日本永住,是一場對您過去在日本生活的全面檢視。

它不僅僅是提交一堆文件,更是向審查官證明您是一位已經深度融入日本社會、履行了所有居民義務、並且未來能持續為這個國家帶來正面影響的優良成員。

成功的關鍵,始終圍繞著「穩定」「誠信」,穩定的工作和收入、誠信地履行納稅與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是整個申請過程中最堅實的基石。

這條路或許漫長,但每一步的踏實準備,都是在為您和家人的未來,構築一個更安穩、更自由的家。

聯絡R-GROUP

若您有公司設立、簽證諮詢或其他日本不動產投資等相關需求,歡迎直接聯繫R-GROUP,加入官方LINE@,即有專人為您服務。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為截至2025年9月的通用資訊整理,僅供參考。 入國管理局的審查標準與所需文件可能隨時變更,對於個案的具體建議,強烈建議諮詢專業的行政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