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閱讀
2025年6月30日,株式会社ザイマックス不動産総合研究所發表了「2025年1人當たりオフィス面積調査」結果,揭示了企業辦公室利用實態的最新變化。該研究自2008年起每年定期實施,本次調查期間為2025年4月至5月,對象為入駐辦公大樓的企業租戶,針對「在籍」與「出社」兩種狀況下的人均辦公面積進行分析。
此次調查共收集到1,209筆「在籍」資料及1,177筆「出社」資料。根據統計,2025年「在籍」時的人均辦公面積中位數為3.8坪,較前一年增加0.1坪。而「出社」時的人均面積則為4.7坪,較去年減少0.1坪,創下歷史新低。這反映出自2021年以來,隨著越來越多員工重返辦公室,實際出社人數增加,使得空間使用趨於緊張。
大阪市與東京持平 成為市場焦點
在不同都市地區的比較中,東京23區的「在籍」人均面積為3.8坪,「出社」為4.7坪,平均出社率為78.8%。而大阪市的「在籍」人均面積同樣為3.8坪,「出社」為4.8坪,平均出社率達到82.3%,略高於東京。這是大阪市首次在「在籍」辦公面積上與東京持平,顯示出大阪市場正經歷明顯變化。
名古屋與福岡人均面積仍維持較高水準
名古屋市的「在籍」人均面積為4.1坪,「出社」為5.3坪,平均出社率81.2%。福岡市則分別為4.5坪與5.2坪,出社率為81.5%。相比之下,大阪市與東京在面積指標上均落於全國主要城市的低位,凸顯其市場供需壓力。
大阪市場面臨新員工增加與空間緊縮雙重壓力
報告指出,大阪市辦公市場也面臨與東京類似的情況。由於企業積極推動新員工招聘,導致在籍人數增加,但辦公空間供應卻未能同步擴張,使得人均空間持續下降。這種辦公空間緊縮現象,也進一步影響工作環境與企業內部規劃。
疫情後回歸辦公趨勢推升密度
隨著疫情逐步平息,混合型辦公制度雖仍存在,但越來越多企業逐步恢復全日制或高頻出社模式。在大阪市,這一趨勢尤為明顯,出社率高達82.3%。也因此,「出社」狀態下的人均面積不升反降,形成實際工作環境擁擠的現象。
大阪在全國辦公市場的重要地位
整體而言,此次調查顯示大阪市在辦公環境方面正面臨新的挑戰。人均面積的下降不僅反映市場現況,也顯示大阪在企業招聘與辦公空間配置上的壓力日益增大。大阪作為關西經濟中心,其市場動態將對全國商業地產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未來,大阪市企業在辦公室規劃上,將更需重視空間彈性與使用效率,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經營環境與人力布局。